模具厂家谈模具的制造生产和工艺特点:
(1)、属于单件、多品种生产。模具是高寿命专用工艺装备,每副模具只能生产某一特定形状、尺寸和精度的制件,这就决定了模具生产属于单件、多品种生产规程的性质。
(2)、客观要求模具生产周期短。当前由于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市场的竞争,客观上要求模具生产周期越来越短。模具的生产管理、设计和工艺工作都应该调节客观要求。
(3)、模具生产的成套性。当某个制件需要多副模具来加工时,各副模具之间往往互相牵连和影响,只有最终制件合格,这一系列模具才算合格。因此,在生产和计划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。
(4)、试模和试修。由于模具生产的上述特点和模具设计的经验性,模具在装配后必须通过试冲或试压,最后确定是否合格;同时,有些部位需要试修才能最后确定。因此,在生产进度安排上必须留有一定的试模周期。
(5)、模具加工向机械化、精密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。目前产品零件对模具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,高精度、高寿命、高效率的模具越来越多。而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加工机床精度、加工工艺条件、测量手段和方法。目前,精密成型磨床、CNC高精度平面磨床、精密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、高精度连续轨迹坐标磨床以及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,使模具加工向高技术密集型发展。
模具工艺性能要求:
模具的制造一般都要经过锻造、切削加工、热处理等几道工序。为保证模具的制造质量,降低生产成本,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锻性、切削加工性、淬硬性、淬透性及可磨削性;还应具有小的氧化、脱碳敏感性和淬火变形开裂倾向。
1、可锻性
模具具有较低的热锻变形抗力,塑性好,锻造温度范围宽,锻裂冷裂及析出网状碳化物倾向低。
2、退火工艺性
球化退火温度范围宽,退火硬度低且波动范围小,球化率高。
3、切削加工性
切削用量大,刀具损耗低,加工表面粗糙度低。
4、氧化、脱碳敏感性
高温加热时抗氧化性能好,脱碳速度慢,对加热介质不敏感,产生麻点倾向小。
5、淬硬性
淬火后具有均匀而高的表面硬度。
6、淬透性
淬火后能获得较深的淬硬层,采用缓和的淬火介质就能淬硬。
7、淬火变形开裂倾向
常规淬火体积变化小,形状翘曲、畸变轻微,异常变形倾向低。常规淬火开裂敏感性低,对淬火温度及工件形状不敏感。
8、可磨削性
砂轮相对损耗小,无烧伤极限磨削用量大,对砂轮质量及冷却条件不敏感,不易发生磨伤及磨削裂纹。
锚杆托盘冲压模具
锚杆托盘模具制造工艺特点:
(1)锚杆托盘模具加工时尽量采用万能通用机床、通用刀量具和仪器,尽可能减少专用二类工具的数量。
(2)在锚杆托盘模具设计和制造时较多采用实配法、同镗法等,使得模具零件的互换性降低,这是保证加工精度、减小加工难度的有效措施。今后,随着加工技术手段的提高,互换性程度将会提高。
(3)在制造工序安排上,工序应相对集中,以保证锚杆托盘模具加工质量和进度,简化管理和减少工序周转时间。